青年学党史专栏|侯大风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21-11-10

朗诵者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1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一班的薛晓璐,本人性格慢热但易于相处,兴趣广泛,热爱参加各种活动。

开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大家好,我是老年保健与管理一班的薛晓璐,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学习侯大风的故事。

正文:

面对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他信念坚定、忠贞不渝,写下许多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革命歌谣,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在中央苏区的烽火岁月中,他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就是寻乌籍革命烈士侯大风。

侯大风,1906年3月出生在寻乌县留车鹅湖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5年,小学毕业后,侯大风到留车芳田小学任教。其间,在共产党员刘维炉、刘维锷的培养和教育下,侯大风认真学习了《资本论》等各种进步书籍,逐步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革命真理。1927年底,侯大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寻乌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中共赣南特委向各县党组织发出了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指示。寻乌党组织领导人积极进行暴动准备工作,并成立了暴动指挥部,由刘维炉任总指挥。根据暴动指挥部的要求,侯大风夜以继日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3月25日,天刚破晓,在中共寻乌特区委的领导下,5万农民暴动队员分别在县城、留车、南桥、篁乡、龙图、吉潭同时向当地的反动豪绅进攻。侯大风、钟锡球等指挥的南路暴动队向留车圩发起猛攻。暴动队员和群众手持大刀、长矛、锄头、镰刀,颈系红布,勇敢地冲向豪绅地主的院宅,打开牢房、烧掉地契。随后,侯大风、钟锡球等率领队伍立即向雁洋坪开进,路途群众纷纷加入,队伍扩充到几千人。暴动队乘胜向鸡子叫开进,击溃了尾随而来的丘坊地主武装和潘满山土匪武装。正当侯大风、钟锡球等准备向寻乌县城进军时、突然接到暴动指挥部通知:到鹅子湖集合待命。由于寻乌县反动势力勾结武平、会昌、平远、兴宁等县的反动武装联合向寻乌暴动队伍进行疯狂反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寻乌农民暴动指挥部决定化整为零,分散隐蔽, 侯大风转入地下活动。

同年秋,在群众掩护下,侯大风回到了留车蓝田村。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他毅然承担起宣传鼓动工作的重担。他用山歌开导群众:“芭蕉死树不死心,火烧茨茅年年生。劝声老表心莫灰,心中不熄指路灯。”这首山歌充分表达了他坚定革命的决心。后来,他还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革命歌谣,如《月光光、光灼灼》《十打得》《十话哥》等,被当地群众广为传唱,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

1931年春夏之交,侯大风不幸牺牲,年仅25岁。他的一生犹如流星在空中划过,虽然短暂,但却永远绽放出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耀眼光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大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7F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