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立德树人落地见效,12月20日下午,我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料室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润国,党委委员、副校长郭树榜,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树密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姚树密首先简要总结了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和思政课建设情况。各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就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研活动、实践教学活动、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畅谈心得体会。
顾润国认真听取了教师们的发言,与教师们深入交流,对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顾润国指出,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细心栽培,思政课教师要以深厚的学科功底和精湛的育人艺术陪伴学生的人生成长关键期,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顾润国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提出要求: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自我提升。思政课教师必须研究思政,要强化理论学习与研究,做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能够有效回应学生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关切;要搭建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着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二要加强教研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要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要迎接挑战,敢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用数字化技术激活思政课新生态,让数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将每一堂思政课打造成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课,真正实现育人效果。三要拓宽教育渠道、加强实践教学。善用“大思政课”,统筹协调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着眼于新时代十年实践成就中的典型行业、典型案例搭建红色教育基地,做到将思政课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医学生职业素养相结合、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相结合、与基层党建及社区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祖国沧桑巨变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四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正确方向。“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于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发声、勇于亮剑,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线上线下一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此次会议召开,不仅让全体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课程建设和创新有了更加坚定的底气和信心。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知识储备,继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祖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齐亚/文 姚树密/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