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 2025 年清廉学校建设工作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将廉洁文化深度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近日,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召开了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专题备课会。此次备课会由思修教研室主任王诗洁主持,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踊跃参与,共同为廉洁文化在思政课堂的有效渗透出谋划策。
会上,丁伟率先强调了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远意义。他指出,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其廉洁自律的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使命,理应充分发挥其在廉洁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功能。通过巧妙地将廉洁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廉洁的价值内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与法治基础。
随后,教师们围绕如何将廉洁文化巧妙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丰富廉洁元素,以此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如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等关于廉洁的经典论述,以及包拯、海瑞等清官廉吏的故事,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素材,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廉洁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在革命文化方面,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事迹,如方志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清贫,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其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廉洁品质,可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当代涌现出的许多廉洁奉公的模范人物事迹,同样能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标杆,自觉践行廉洁理念。
同时,与会教师还提出,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便捷性,广泛搜集与廉洁文化相关的案例、视频等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此外,本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实地感受、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与实践意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切实有效的学习体验,增强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此次专题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为廉洁文化走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筑牢了坚实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将以此次备课会为新起点,持续推动廉洁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清正廉洁品格的时代新人,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吴红晨/文,姚树密/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