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19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作者: 时间:2020-03-02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美育教育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美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2019年菏泽医专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努力实现文体活动“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双向转变,以美育促德育,以艺术化人心。通过“学分制改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原创校园艺术节目、社团文化建设、文艺志愿者服务等工作着力点,逐步构建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美育教育体系,使学生不仅能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传播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践行美的信仰,塑造美的心灵。

一、菏泽医专美育概况

我校美育工作立足于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兼及专业教育。一方面,我校美育强调提高和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贯彻“立德树人”,进行“全人”教育,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对各艺术门类的教学,促进学生对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

我校设有艺术教研室,教研室有授课教师16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占艺术教师总数的62.5%;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0%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校教务处与团委负责的校艺术团及其他部门通力协作,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功能,为提升我校美育水平而努力。校艺术团是学校第二课堂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工作平台。校艺术团与学校其他艺术相关学生团体一起,丰富校园艺术活动,带动全校学生,涵养校园美育氛围。

二、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第一课堂开展情况

学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指导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41门艺术课程,课程覆盖音乐、摄影、戏剧、影视和文学欣赏等多个艺术门类,满足学生对于艺术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受到学生广泛好评。艺术类课程选课人次达到9566人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95%以上,体现了学生对我们课堂教学的认可。

(二)美育教育管理情况

为保证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我校严格按照专业课程的管理制度管理,严控教材征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进度表制订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课程设置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传授,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全校选课系统,供全校学生自主选课。学校制定听课管理办法和教学观摩课管理办法,每年进行课程评比和教学观摩。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应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视频等,建立艺术课程资源平台,通过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艺术公开课在线学习,拓宽艺术课教学途径。

(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目前我校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V5dance、路人甲表演协会、Rome.花艺社、阳光文学社、纨绮汉服社、印象绘画社、幻光朗诵社、腾飞街舞社、烈火初阳动漫社、子非鱼话剧社、乐符吉他社、遇见民谣社、墨香斋书法社、健身气功养生社、风影轮滑社、鸢梦社、读者俱乐部、摄影社、微电影社、响云艺术团、poppy翼舞团、魅king乐团、药检系文艺团等24个文化艺术类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展示周、社团之夜等活动,鼓励和支持社团打造特色社团活动和完善常规活动,搭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坚持“学习与鉴赏相结合、训练与演出相结合、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核心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表演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艺术修养,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

2022-09-27 19:56:44.161000

2.我校在组建了学生艺术社团的基础上,各系、各班也因地制宜的全面开展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活动,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形成“班班有活动、系部有特色”的艺术氛围,切实营造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的“书香校园”“人文校园”。

4E6E036EDC22ED8EDAACAF6295C413F7

 

(四)艺术展演

我校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活动,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发挥艺术文化对社会的服务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教学、社会调研、慰问演出、公益展览、对外交流等。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元旦晚会、“染诗词之美,话剧表演、“礼敬中华, 弘扬传统文化”读书文化节、“弘扬菏医精神,共筑中国梦”迎新晚会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2022-09-27 19:56:45.406000

2022-09-27 19:56:44.915000

三、学校美育保障情况。

    包括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美育经费投入、艺术展演场馆设施建设等情况。

(一)、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设有艺术教研室,隶属于基础部管理。艺术教研室有授课教师16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占艺术教师总数的62.5%;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0%

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学校每年组织公共艺术课老师参加研修班和培训班;学校建立了合理的公共艺术课工作量计算制度,将公共艺术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计入其工作量,对于参加及指导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展演、基本功比赛等所获得的荣誉和成绩纳入工作考核和职务评聘。

我校在健全传帮带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机制等多种途径,搭建美育课堂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提高美育师资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同时,还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普通课和思政课教师与艺术教育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

(二)、美育经费投入

我校各部门积极协作优化美育工作环境,为优化美育工作提供条件保障。我校财务处提供参加艺术活动差旅费用,美育课程教师课时费,艺术类外聘教师授课费,保障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艺术展演与交流活动正常开展;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积极开展学生艺术活动,重视经费投入,满足艺术教育学生活动的经费需要。

(三)艺术展演场馆设施建设情况

重视经费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学校提供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形体训练室等艺术活动场所,设立了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配备健身房、活动室、排练厅,供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了艺术教育教学和大型艺术活动的需求;现代教育科技科和团委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和学校艺术院团展演配备数量足量、质量优良的专业器材;我校图书馆为美育教学和科研配备艺术类书籍,满足全校学习、教学、科研需求。

四、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和高校学生对追求美育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从我校美育目标出发,我们也客观分析了目前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作为非艺术专业的院校,我校学生尽管普遍对艺术抱有较大兴趣,且大多停留在欣赏和鉴赏层面,在实践层面则往往动力不足。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强调美育课程不是兴趣班,而是要为学生提供适需有益的必要的通识教育,在教学中强调“不抛弃、不放弃”,使师生认识到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力图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推动学生在切身的感知和体验唤起共情和共鸣,发挥美育的“润物”作用,使学生“爱上”美育。

2.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部分美育教师专业不对口。目前我校艺术类专职教师在课题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在同行业具有话语权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各艺术专业老师还显得特别缺乏,大学生艺术团各支团队都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教师,势必会束缚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因此,我们将有计划地引进一些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实训能力的艺术专业教师加强师资团队建设,适当选派教师去国内一些知名的学校进修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

版权所有: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信息公开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学路1950号,邮编: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