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省厅对高校古籍工作的调研要求,4 月 1 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王旭主任在与特聘大师、国家级老药工、齐鲁工匠郜文起老师深入商议后,召集我系教师积极组建文献整理著录小组,对郜老师二十余年来精心收集的中医药古籍展开了首次系统整理与著录工作。本次行动旨在全面摸清校内中医药古籍资源的 “家底”,为后续的保护与研究筑牢基础。

整理工作在郜老师本草工作室展开,该工作室位于东方红大街牡丹区中心医院临街楼内。此次整理的古籍共计约二百余册,其中包含部分残本。这些收藏的珍贵古籍,不仅是郜文起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更是中医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整理现场,中医药系的老师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老师专注于对古籍进行仔细翻阅,辨别版本、年代;有的老师则认真记录古籍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卷数等;对于残本,老师们更是小心翼翼,尽可能拼凑完整信息。郜文起老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全程给予专业指导,对老师们在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进行解答。

本次整理著录行动是我校中医药系在古籍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对这批中医药古籍的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我校深入了解自身古籍资源的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也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未来,我系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古籍在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