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英语课程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水平,12月12日上午10点到11点30,我部外语教研室全体专兼职老师共聚教学楼,讨论本学期课程实施问题、协商下学期英语课程计划和安排。
从2019年5月份,酝酿英语课程改革方案,经反复论证成稿,期间得到学校领导、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部的大力支持,首次为大二学生开设两门选修课:《专升本英语课程》、《英语解读中国文化》。前者力求全方位解读专升本英语考试,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备考专升本提供指导和帮助,力保我校“专升本”录取率连续20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的金子招牌;后者是顺应思政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在输入外来文化的同时,坚持文化自信,提高语言和文化输出能力。
本学期为18级开设的这两门英语选修课,进行基本平稳:学生选课热情高,上课状态良好。但因为第一次开设选修课,经验不足,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学生的为难情绪显著,心生退意,部分班级的出勤率和上课积极性都有一定下降;因大二后八周课表改变,学生选修课时间冲突等。这些问题也给我们下学期为19级开设《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课程》提供了经验。
针对这些现象,外语教学团队热烈讨论了应对措施:
1.设置报名条件
因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课程》和《英语解读中国文化》课程本身的难度,英语语言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因此,下学期需要为这两门课的选修设置报名条件。
2.严格课堂管理
开课后,通过学习通,让学生加入班级。设定考勤制度,严格课堂管理,上课时不准带手机或者睡觉。选课后不准退课,缺勤2次或者不参加考试,按零分记。这个规定在下发选课通知时,要明确告知同学。
3.及时沟通交流
及时和教务科、各系教学秘书联系,协调好各方关系,避免选修课时间冲突问题产生。
4.适时调整改善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放弃,坚持跟上课程进展。
另外,为配合我校下学期教学计划的实施,教研室主任任俊莲教授带领全体老师又为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安排。
随着选修课的开展,教研室面临着重大的教学压力。兼职外语教学的行政部门领导和老师虽担负着行政管理工作,但都主动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中。通过本次教研室的研讨活动,既发现和解决了本学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合理规划了下学期的课程安排,又提高了英语教学团队的教学热情和凝聚力。(外语教研室 任俊莲/文 赵信立/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