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党史专栏|杨炎宾的最后一封家书。

来源: 时间:2021-11-24

朗诵者自我介绍:

2020级健康管理系医学营养三班柴亚楠,性格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做事细心认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喜欢听歌、绘画、打羽毛球等。

开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大家好 我是医学营养三班的柴亚楠 ,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红色文物故事——革命烈士杨炎宾的最后一封家书。

正文:

杨炎宾,1921年11月生于浙江玉环。1938年1月,参加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举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习培训。回玉环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担任中共玉环县委书记。1939年冬,他离开家乡和亲人,到白色恐怖严重的临海县担任县委书记,转入地下革命斗争。1940年6月,领导营救出中共台属特委书记。1941年11月,调任三门县特派员兼临海、三门联络员。他按照中共台属特委要求,建立起台州至苏北抗日根据地水、陆两条地下交通线,送走一批已暴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42年7月,不幸在三门县海游镇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解押临海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后因长期受酷刑折磨,1943年1月牺牲于狱中,年仅22岁。1986年10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们当克尽这一切的艰苦,始终地忠实于党,望你们尽自己的一切为党而工作。我们的工作希望能够有人很快地继续下去做,那么我们是死也暝目的。最后望你及其他诸友善自珍重,也许我们有再见的日子,也许我们就此分离了!但我们底事业不会被敌人摧拆[折]得了的!”这是杨炎宾被捕入狱后寄出的第十封家书,也是一生中的最后一封。

目前,玉环市档案馆收藏有杨炎宾社会课笔记2册、杨炎宾读书札记3册、杨炎宾家书6册等红色文物。这些文物记载了杨炎宾为革命事业无畏斗争的一生,也见证了共产党在玉环的发展史和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