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党史专栏|朱德昌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21-11-11

朗诵者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二班的汪晓庆,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音乐,手绘,阅读等,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

开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大家好,我是21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2班的汪晓庆,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朱德昌的故事。

正文:

朱德昌,1918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共党员。1938年,朱德昌入伍,历任班长、连长、参谋等职。1948年,他转业担任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局长。1951年5月28日,朱德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同年6月30日被东北军区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1938年,刚满20岁的朱德昌入伍。由于他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入伍不久就担任了班长。在党的教育下,他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要和千百万革命仁人志士用鲜血捍卫祖国。一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打退了一伙日本士兵的进攻后,战士们疲惫地睡着了。朱德昌睡不着,他拿出一张纸放在腿上,右手已经受伤不能握笔,只好用左手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

因屡立战功,朱德昌担任连长、参谋等职。1948年,东北解放。当时,中国百废待兴,朱德昌听从党的号召从部队转业,担任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局长。1949年,他任鞍山市公安局行政科科长。当时,有潜伏下来的特务在夜里发信号弹,但是他们的伎俩逃不过朱德昌的眼睛。一天下午,鞍山市公安局接到报告:一座民宅里,“小个子”姚某和“胖子”李某等正在进行毒品交易。朱德昌立即下令出击,民警如神兵天降般将姚某等4人擒获。经查,4人中的“小个子”,正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特务。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朱德昌受命奔赴朝鲜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三分部十二大站分站站长,负责抢运军需物资。由于敌机狂轰滥炸,道路、桥梁被炸毁,后方供应的物资无法及时运到前线,朱德昌心急如焚。情急之下,他下令:铁路走不了,走公路;路毁了,重新铺;没有材料,我们也要筑成新路。1951年5月28日,朱德昌带领车队满载军需物资,准备出发支援前线。物资车队开到一个叫新幕的地方时,一座桥挡住了去路。朱德昌意识到此地危险,马上命令车队提速。话音未落,敌机呼啸而来,顷刻间桥梁被炸断。紧急关头,朱德昌临危不惧,命令战士们加强掩护。在敌机频频轰炸中,朱德昌镇定地把住方向盘在炮雨中前行。突然,一颗炸弹爆炸,朱德昌壮烈牺牲,年仅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