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我校在大礼堂举行了“出生缺陷干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副校长周长文副教授主讲,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和各班学生代表到现场聆听此次讲座。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设备的发展,我们对婴儿出生缺陷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出生缺陷主要是遗传病,出生时就有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等。
周教授首先从出生缺陷发生的现状、发病因素进行切入,进而通过维多利亚女王家族中出现的血友病这一典型事例进行详细分析,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致。然后,他又讲述了著名的瑞士“反应停”事件,反应停这一药物对孕妇及其婴儿造成的极大伤害(包括四肢畸形、腭裂、盲儿或聋儿、内脏畸形),以及秦怡的儿子、谢晋、南美洲哥伦比亚的美人村等大量事例,说明对出生缺陷干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口结构的不平衡性、疾病模式的转变,我国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更为必要,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出生缺陷负担。对于实施出生缺陷干预的可行性,有政府的支持、群众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并可借助国际经验和国内的实践。对于如何对出生缺陷进行干预,周教授提出:1. 遗传素质好的青年男女结婚,是避免缺陷儿出生的前提。在可能的条件下,优选配偶,远距离结婚,禁止近亲结婚。2. 新生儿出生缺陷工程干预的一级干预,包括优生科普教育,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3. 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二级干预,主要指产前诊断。4. 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三级干预。
通过周教授的详细讲解,大家对新生儿缺陷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意识到对出生缺陷干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周教授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